这款产品看似简单,却暗藏心思: ①三折叠结构,小巧便携,旅行出差都能轻松放进行李箱; ②伸缩支架 + 高度可调,桌面、床边都能灵活使用; ③内置 LED 灯,支持亮度调节,化妆补光更方便; ④充电设计,续航 3 小时以上,满足日常需求。 为了保护自己的创意,他早在 2018 年就提交了外观专利申请,并于 2020 年成功授权。 申请日期为2018年9月14日,下证日期为2022年3月10日。 卖家抓紧排查,相似产品赶紧下架!! 随着产品在市场上走红,不少跨境卖家开始在亚马逊、eBay 等平台上售卖相似产品。外观几乎一模一样,甚至有的卖家还主打低价抢占流量。 面对这种情况,权利人毫不犹豫,直接启动维权程序: ①提交侵权比对,确认侵权产品与专利外观的高度相似; ②向平台投诉,要求下架侵权链接; ③提起诉讼,在必要时申请冻结卖家账户资金。 这让不少卖家措手不及,甚至出现了库存积压、店铺停摆的惨痛结果。 这个案例说明,哪怕是一面小小的“镜子”,只要有设计创新,都能申请外观专利,并成为强有力的维权武器。对跨境卖家而言,有几点值得警惕: 1.上架前一定要做专利检索 ①不仅要查商标,还要查外观和发明专利。 ②特别是外观专利,容易被忽视,但最容易引发侵权投诉。 2.相似≠安全 ①很多卖家觉得“我换个颜色”“我改个尺寸”就没问题,其实大错特错。 ②外观专利的保护范围广,稍有不慎就会踩雷。 3.维权成本越来越低 ①权利人只要手握授权专利,就能快速通过平台维权。 ②卖家往往来不及应对,就已被下架、资金冻结。 跨境电商卖家要真正走得长远,必须做到选品之前排查→上架之后合规→ 突发维权有预案。 想避免踩坑?选品前的商标/专利排查必不可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