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986763598

主页 > 亚马逊侵权与申诉

新品上架3天就被投诉?卖家最容易忽略的侵权细节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点击数:

在跨境圈,每个卖家都可能经历过这样的“心碎时刻”:新品刚上架没几天,流量刚起势,结果一封侵权投诉邮件”就让店铺直接凉凉。

为什么看似“普通”的产品,也会触发侵权?问题往往出在那些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。


一、图片素材 ≠ 安全素材

很多卖家觉得:“我自己拍图、我自己P图,就没问题了吧?”
错。

素材背景、纹理、贴纸、字体,都有可能是他人拥有版权的作品;

特别是字体!国外字体(如Helvetica、Gotham、Futura等)大多需要商业授权;

使用无版权声明的图库素材、AI生成图片,也可能引发版权归属争议。

建议:所有图片素材来源清晰可追溯,使用授权字体/图库(如Canva、Envato、Adobe Stock等),或自行原创。


二、产品设计里藏着“外观专利雷区”

外观专利的保护范围远比多数卖家想象的要宽。
只要形状、线条、比例关系相似,就可能构成近似侵权。

常见“中招”场景:

手柄造型、曲线比例与大牌外观相似;

家居用品表面有独特凹凸纹理;

电子产品外壳布局雷同(如相机孔位、开关区分布);

玩具类外形接近知名IP形象。

? 建议:
上架前用关键词+图片检索美国USPTO、欧盟EUIPO、中国国家专利局的外观专利;
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出具外观侵权预警报告,可极大降低风险。


三、Listing文案里隐藏的“商标陷阱”

很多卖家习惯写“兼容苹果 / 适配Dyson / 可替换LEGO系列”,殊不知这些品牌名都是注册商标。

一旦商标权人认为你在利用其商誉,会直接投诉“Trademark Infringement”。

正确做法:

使用 “compatible with” + 通用名称(如 compatible with iPhone,不用 Apple 原标识);

避免使用带™、®的字样;

不在主图或标题中出现品牌名;

尽量注册自己的品牌,提高Listing权威度。


四、产品说明书与包装文字的版权问题

不少卖家会直接复制同行的说明书或图文说明,但文字、排版、图标本身也受版权保护。
尤其是欧美市场对包装设计、文案抄袭非常敏感,被投诉后几乎无从辩解。

建议:

自主撰写说明书;

避免一字不差地照搬他人文案;

若使用第三方文案/设计,确保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。


五、“隐性授权问题”

很多产品喜欢蹭IP热度,如:

带有电影角色剪影;

使用网红口头禅、二次创作形象;

印有流行动漫人物或标志性符号。

这些都属于衍生版权范围,未经授权使用,属于明显侵权。
部分IP方(如Disney、Nintendo、Marvel)拥有强大的海外律师团队,TRO投诉率极高!

建议:

避免任何带有特定IP识别度的元素;

若确实需要使用,请获得书面授权文件;

上架前请让专业机构帮你做版权风险扫描。


六、售前没查,售后难补

被投诉后,卖家通常面临三种结局:

1.ASIN被下架,库存冻结;

2.账户资金被冻结,等待TRO案件;

3.Listing永久封禁,品牌信誉受损。

因此,防范永远胜于补救。


合规,是利润的前提

被投诉后,卖家通常面临三种结局:

ASIN被下架,库存冻结;

账户资金被冻结,等待TRO案件;

Listing永久封禁,品牌信誉受损。

-->